森林火灾重防范,严控火源是关键。森林防火千秋业,生态安全万代兴。火源举报热线:0356-8083692————效能投诉电话:0356-8083689————效能投诉电子邮箱:ztbtxnjs@126.com
新闻动态|资源管护|文化建设|政策法规|苗木信息|北坛风采| 苗木技术|上级文件|学习园地|政策法规|森林防火|森林公安|产业科技|造林绿化|

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

 新闻通稿

2b4d575ee4132a08ed1d531191605513_u=2083781442,3892568220&fm=27&gp=0_副本  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作总结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习近平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

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

习近平指出,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习近平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习近平指出,要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地,及时制定新的改革方案。

习近平强调,要提高环境治理水平。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加大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主动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

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持之以恒抓紧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抓住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突出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深入实施“水十条”、“土十条”,加强治污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有针对性治理污染农用地。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国家对农村的投入要向这方面倾斜。要推动绿色发展,从源头上防治环境污染。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发展新动能。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高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发展清洁能源。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形成内需扩大和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要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和协调有序的国土开发保护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坚持统筹兼顾,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发挥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协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

李克强强调,要依靠改革创新,提升环境治理能力。逐步建立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健全多元环保投入机制,研究出台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方面的改革,把更多力量放到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事中事后监管上。抓紧攻克关键技术和装备。强化督查执法,大幅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

韩正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深刻把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各地区各部门要狠抓贯彻落实,细化实化政策措施,确保能落地、可操作、见成效。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大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力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标本兼治、突出治本、攻坚克难,防止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咬定目标不偏移稳扎稳打,坚定有序推进工作,扎扎实实围绕目标解决问题;切实依法处置、严格执法,抓紧整合相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与队伍;确保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的统计考核数据真实准确,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河北省、浙江省、四川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会议。

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有关国有大型企业,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

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着眼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一起动手,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必须认识到,跨过这个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我们还有不少难关要过,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如果现在不抓紧,将来解决起来难度会更高、代价会更大、后果会更重。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需要舍我其谁的担当。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管有多么艰难,我们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只有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打赢这场攻坚战,才能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就一定能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人民日报评论员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深入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深邃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要深刻把握这一

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从当年的“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现在,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不断满足人民需要、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党的宗旨和使命所在。从伟大事业和奋斗目标看,生态文明建设做好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加分项;在我们这个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要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这次讲话中又明确提出了六项重要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

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这六项重要原则,是推动我国

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要切实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深刻把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各地区各部门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一定能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建成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

 

“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重大部署,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到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再到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任务,我们必须完成,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只有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我们才能兑现承诺,不负人民,无愧历史。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我们的宗旨所在、使命所在、责任所在。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不管有多么艰难,我们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打赢。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集中优势兵力,采取更有效的政策举措。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部署,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就一定能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为中华民族赢得美好未来。

 

 

 

 

 

 

 

 

 

 

 

 

人民日报评论员

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键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首先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之所以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最根本的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这个关口,党中央科学判断形势,明确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政治责任体现在狠抓落实上,把担当精神体现到实际工作中。

  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就要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落实。各相关部门要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汇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就要用好考核评价这根“指挥棒”。“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只有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制度才不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橡皮筋”。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才能形成正确导向。只有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才能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实现建成美丽中国的目标。

 

 

 

 

 

 

 

 

 

 

 

 

 

 

 

 

 

新华社评论员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科学分析当前面临的任务挑战,对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重要原则、进行了具体部署。讲话展现强烈使命担当、蕴含深厚民生情怀、具有宽广全球视野,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进军号令。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有智不如乘势”。把握新

形势,解决了新问题,完成新任务,我们就能回应广大群众

热切期盼,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六项原则”是根本遵循。“六项原则”明确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以及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国担当。这些重要论断构成一个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思想体系,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是制度保障。制度才能管根本、管长远。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为确保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是治本之

策。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构建高质量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等重点,培育壮大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打赢蓝天保卫战这个重中之重;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高环境治理水平,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和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重点任务。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是关键。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终身追责,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守护好生态文明的绿色长城。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对人类的贡献。

 

透明图片2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纲领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铁铮

 

bb18756e1226feb75e545debb7c5d0c5_24469924_095802481880_2_副本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5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所做的重要讲话,是继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之后,全面、系统、深刻、科学地对生态文明思想的阐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的理念,使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习近平总书记在5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所做的重要讲话,是继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之后,全面、系统、深刻、科学地对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近百次谈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目的、任务、原则、重点等。这次重要讲话既有继承、更有创新,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最集中的体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纲领。

科学分析形势:

我国正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

大意义,重申了生态与文明的辩证统一关系。他高度概括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作的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

一是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制度体系建设和法治建设加快推进;

二是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立并实施;

三是绿色发展大力推动;

四是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

五是《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率先发布。

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被动局面,出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持续好转、稳中向好的趋势,我国生态环境开始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这一新的分析,既给全党和全国人民鼓舞了士气、坚定了信心,又赋予了更加艰巨的新的任务。

做出正确判断: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在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

习近平总书记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并不稳固,从而做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三期”

的新的判断。

一是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这就需要正确判断和科学把握形势、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抓紧抓好。

二是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

这就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敢于攻坚克难。

三是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窗口期的概念来源于医学术语,现多指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生或未知事物与已知环境的交互、产生认知的过程。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虽会有未定性或未呈现的事件或问题发生,但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加以妥善破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

明确新的定位:

生态环境既是重大政治问题,又是重大社会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将生态环境定位为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和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这是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充分体现。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在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全党就理所当然地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通过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这是新时代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新形势下执政为民的最好体现。

提出基本原则: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六大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此前多次谈到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这次讲话中将其原有的思想、观点系统地加以呈现,使其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具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

一是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放在首位,明确提出通过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是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来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新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明确提出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从生态文明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关系的贴近性、紧密性切入,阐释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原则,有利于得到全国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响应;

四是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体现了

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观、大生态观,并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开展,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全新体系:

加快五大体系建设以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不但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而且还创新地提出了其主要构成。

即:

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

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这五大体系既有思想基础、价值追求,又有目标责任、制度保障,从而确保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内容充实、落到实处。他特别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放在首位加以强调,凸显了对其引领作用的高度重视。

制定明确目标:

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表和近期、中期目标。

第一步: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一起全面得到提升,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成美丽中国。

这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的确定,既描绘了宏伟蓝图,又使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倒计时。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看得见的、感受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具体指标。比如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比如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比如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这些接地气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表述,是他执政为民、务实作风的最好呈现。

确定具体任务:

多项具体工作务必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重要讲话中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任务。这些任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的全局意义,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必须抓紧抓好。

一是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这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二是要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未雨绸缪,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三是要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积极组织开展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对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用科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四是全面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以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强调严格要求:

党政领导是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党政干部提出了严格要求,

明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必须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这就从执行的层面上落实了领导干部责任制。其关键在于,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的绿色评价体系。对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终身追责,从而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广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从根本上杜绝为追求GDP的政绩工程而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他特别明确提出,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并为这支队伍提出了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具体要求,力求使方兴未艾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坚实的队伍保障。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切感受其中蕴含的充满创新智慧的生态思想,我们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思想更加统一、行动更加自觉。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文本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思想高地   

中央首次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从战略高度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根本大计的历史地位,深入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基本遵循。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性、时代性、哲学性、理论性、实践性和全球性,彰显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为帮助大家全面系统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公众号“学习小组”今天推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团队潘家华、黄承梁、庄贵阳、李萌、娄伟的文章《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供各位参考。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于518-19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组建生态环境部新机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任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目标背景下,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大会发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强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确保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出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重大战略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这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历史地位、战略地位新的宣示,推动全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基本认知上发生根本性、历史性、民族性和全局性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3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的贺信中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16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在浙江湖州召开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2017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

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

展的千年大计。”

可以说,“生态文明与中国梦”范畴论,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使命、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生态文明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论,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如何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内在属性的问题;“生态文明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凸显了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方法论、实践论、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的问题;从千年大计到根本大计,极大凸显和昭示出生态文明对中华文明悠久灿烂历史文明传承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和时代重任。

诚然,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把生态文明建设以如此之高的历史地位和战略地位,确立为一个执政党的行动纲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鲜明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和历史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已经进入新的理论和实践境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首次提出“生态文明体系”,勾勒和绘就了美丽中国总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

系,即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由思潮走向伟大实践,由基本理念走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非常重大。但是仍然需要看到,作为工业文明发展到更高阶段新的文明形态,当其以生态社会全面转型的形态出现,当其承担美丽中国建设的历史重任,作为社会形态全面构成要素的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国家治理、制度建设、社会面貌、文化形态,表现怎样、如何转型、以何种方式转型,这都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生态文明体系”,并明确生态文明体系的丰富内涵,是经济社会发展向生态文明社会全面转型的重大发展战略,昭示我们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社会,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清晰勾勒和描绘出美丽中国总蓝图和总蓝图下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建设基本路径。

第一,生态经济体系是基础,为生态文明社会建

设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即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发展观,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素和内生动力;始终把整个生产过程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实现和确保生产活动结果绿色化和生态化的途径、约束和保障,坚守“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基本路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发展的绿色化;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构筑绿色发展现代产业新体系。

第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保障,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党的意志基石、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深化和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科学政绩观建设,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划定生态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他说,“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社会主义正是通过社会体制的变革,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规范,从而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为生态文明社会构筑强有力的上层建筑及其一系列制度和法治保障。

第三,生态文化建设是灵魂,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细颗粒物、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第四,生态目标责任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责任、动力和载体,是底线、上限和红线。要从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重要保障的战略高度,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空气、水和土壤三大战役为目标责任,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拟定了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若干基本原则,

始终坚持和恪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综观这些基本原则,无不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论述、科学论断及其思想内涵、内在逻辑相一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体系,无不以其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和深邃性,全面和深刻地回答了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全貌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时代课题。

比如:关于生态文明的历史规律,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关于生态文明的发展实质,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道路,即“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关于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即“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建设宗旨,即“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与发展目标,即“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治理,即“必须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等。这些论述和科学论断,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真正统一,极大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远见卓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家对自然辩证法的深谙和运用自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中华文明丰富的生态智慧为其民族土壤和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生态智慧的思想,十分丰富、十分深邃。

2013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2014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话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面对“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这一突出难题,包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说,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那就是中、和、容,即中庸之中、和谐之和、包容之容。它们包含的崇尚自然的精神风骨、包罗万象的广阔胸怀,显示出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和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追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今时代,全球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共同挑战。应对挑战,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共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以文化的软实力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硬实力。我们建设生态文明,一定要守护、传承和创新老祖宗的生态智慧和文化基因,要在深刻解答“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历史思考、人文思考中形成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精神寄托。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唯物辩证法和自然辩证法的统一。

生态文明遵循唯物辩证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关系范畴的揭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大法。人与自然的关系,整体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人与整个自然界的关系,即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他面前相对的而非对立的自然所形成的关系;

二是人通过劳动,包括技术手段、工程手段等实践活动,认识和改造自然所形成的关系。

只有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畴之上的人类社会与自然形成的关系,才是马克思主义者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这即是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唯物辩证法。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不断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但在实践中,更多突出了作为劳动者本身改造社会、发展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一面,而对生产力的绿色属性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鲜讲或者讲得不够,致使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

习近平总书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自然生态作为生产力内在属性的重要地位,饱含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唯物辩证观范畴的基本价值理念,这即是:解放生产力,一定是解放生态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一定是发展绿色生产力。只有解放生态生产力和发展绿色生产力,作为人类更高发展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体现到底在何种程度上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了历史贡献。

生态文明遵循自然辩证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世界里,人类和世界的整体历史,“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习近平总书记以其享誉四海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形象而生动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命题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辩证法,是因为其本身超越了机械生态中心主义、扬弃了人类中心主义,既揭示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又蕴涵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金山银山”的“人为美”、“绿水青山”的“生态美”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型美”三层要素,为人类走向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社会指明了方向。

进而言之,“两山论”在逻辑上又是既独立又浑然一体的“三段论”。

一、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重心在发展。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无不昭示发展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任务、立足点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

二、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重心在保护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心在统筹。我们热烈地期盼生态文明社会的到来,彼时,人同自然界是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人类实现了自然主义,自然界实现了人道主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全球视野、全球眼光、胸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体系,体现出强烈的大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以来,“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经成为习近平总书记以全球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积极推动治国理政更高视野、更广时空的全球性理念,生态文明也不例外。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和世界发出了中国作“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感召。可以说,作为占世界总人口1/5GDP占世界经济比重稳居世界第二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和示范。另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要揭示的是工业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社会的特殊运行规律。这正是习近平思想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的独特之处,不仅社会主义要建设生态文明,资本主义也要建设生态文明。

从绿色世界治理格局看,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为了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危机等挑战,全球范围特别是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和推行“绿色新政”“绿色经济”和“绿色增长”,并演化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话语权斗争。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成为与政治、经济、民生工程和国际治理、全球博弈的综合性问题。以遏制气候变暖为题展开的世界各国“博弈”,不仅直接影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如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而且直接影响发达国家在全球生存环境和生态资本再分配方面的角逐。我们要应对全球性重大威胁和挑战,中国要发挥与我们地位相适应的作用,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强力推进绿色增长。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无论其广度还是深度,无论其国内性还是全球性,无论其民族性还是世界性,都是人类社会及其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理念变革、发展洞见和科学预见。它适应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新的历史发展,向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为马克思主义补充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新原则;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新的理论和实践境界,为作为人类社会崭新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建设首次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实践论和方法论,是标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丽中国梦的重要旗帜,是建设人类共有生态系统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bb18756e1226feb75e545debb7c5d0c5_24469924_095802481880_2_副本知识点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

大会重要讲话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5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人与自热和谐共生怎样实现?美丽中国宏伟蓝图如何绘就?我们一起学习讲话。 

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生态文明建设处于“三期”叠加

 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六项原则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五个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

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四项行动计划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加强党的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的重要依据。

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持之以恒抓紧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来源:综合办公室

主办单位: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北坛中心林场 地址: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北坛路贾庄26号 北坛林场 2014,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4007126号